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沈阳佳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1994年,我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文件认为,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3、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本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详情介绍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而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文明发展形态!
它继承和发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方式,但绝不是传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更名和简单升级,而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创新,在理念、目标、方针、任务和实现路径上都超越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也是对人类和地球可持续发展新道路的重大探索,其意义是深刻、长远、根本性的。
这一认识,对于避免用传统方式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强调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需求能力而所需的发展资源,即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统筹考虑!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成为可操作的发展战略,它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的统一。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人类要遵循生态学规律,将利用和开发程度限制在自然生态环境承受范围之内,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此,必须重视研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标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通过保护性开发,为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提供基础条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
在横向上看,应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和加快经济发展?

在纵向上看,若不限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当代经济的发展就是以环境的破坏做代价,后代人也将丧失发展的环境资源基础。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国内和国际的社会稳定发展!

在一个国家内部,在国际社会之间,只有充分发挥民众的参与和国家的参与,才能谋求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稳定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只有其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按照中国的国情,国家提出了“适度进口、立足根本、开源节流、结构多元、加强海权、扩大国际合作”的总体战略思路。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目前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总量平衡的矛盾转化为主要由环保压力引发的结构性矛盾,其中尤以石油安全问题最为突出。

具体比如:加大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力度,大量增加海外份额油的供应,建立石油储备基地,西气东输等等。
补充:中国能源结构中国能源在世界上中的比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

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8.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7.5%、石油9.4%、天然气3.84%,其他(水电、核电、风电)占9.26%。
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0.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比例为:煤炭70.1%、石油18.7%、天然气3.85%、其他(水电、核电、风电)7.35%;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和社会(人口)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
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